如果你在前方抬頭,而我亦抬頭

在 1968 年的某個冬日下午,一條繁忙的紐約街道上,一群人正抬頭望向身旁的建築物,這群莫名其妙的人吸引了路人的目光,有些人因此佇足,也有些人也跟著抬起了頭,望向遠方。 而他們的一舉一動正默默地被記錄下來⋯⋯

今年的搞笑諾貝爾獎(Ig Nobel Prize)於心理學領域,頒給了這篇 1969 年發表的研究, 他們試圖找出不同群眾大小所發揮的影響力是否相異,於是如同前段所述,研究者找了一個會有行人經過的場域,並且派出數量不等的群眾(1 ~ 15 人),站在街上仰望天空 60 秒,研究者並接著統計在這 60 秒期間,有多少路人會停下來,甚至是加入這個群體一起抬頭。

結果如圖一所示,當群眾從一人上升至十五人時,停止移動的行人比例從 4% 上升至 40%,而跟著一起抬頭的行人比例也從 42% 上升至 86%。研究者也做了 ANOVA,指出不同群體大小所導致的平均行為比例的確是有顯著差異的,而上升的趨勢也都至少有線性程度的顯著。

圖一 行人抬頭與停止移動的平均比例

當然這個研究也是有一些可以討論的地方,比如說當路人因為群眾的關係,跟著停下來向上看的時候,他不也就加入這個群眾了嗎?那麼原先設定的群眾人數其實是會增加的(圖一的 X 軸),這可能會導致圖一中的斜率被高估,這是研究者在內文有指出的一點,而他們也沒有對於圖中的斜率作出特別的解釋。我想這邊的群眾人數如果沒有被完全控制住的話(比如説當有一個路人加入,就有一個原先設定的群眾要退出),那這個問題可能就更像一個 Dynamic Treatment 的設定。

其次,我認為這個研究不太像一個「實驗」,因為有許多因素都沒有被控制住,然而,要去做一個這個研究的實驗其實也不太容易,畢竟要事先要找出一些受試者,請他們加入實驗,再來觀察他們的行為,光出發點就不太對勁了。因此我覺得這更像一個「觀察性研究(Observational Study)」,研究者透過觀察到的資料去分析出最終的結論。然而,這樣的研究其實不能輕易地給出因果上面的推論,比如根據這個研究,我們不太能說「前方的人抬頭導致了後面的人跟著抬頭」,而僅能斷言這兩者之間有相關性(Association),卻不一定有因果關係(Causation)。

那有什麼可能的因素會導致無法從觀察性研究推論因果效應呢?比如說有一對父子經過這群在路上奇異地抬起頭的群眾,爸爸先是抬起了頭,兒子則是因為看到爸爸抬起了頭,也跟著抬頭,那麼兒子就不是受到那些群眾的影響而抬頭,樣本之間也就互相影響到了。又或者如果有一個路人在進入街道之後,看到遠方有一些怪人,他為了降低自己被惡作劇的風險(?),便轉頭離開了這個街道,那麼此時這個路人應該要被計算在實驗的樣本之中嗎?這就多少有一點 Seleciton Bias 的味道。

當我們試圖去找出因果效應的時候,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(RCT) 似乎是一種最理想的實驗,但當這種實驗難以執行的時候,便如同這個研究所呈現的,我們或許可以仰賴 Observational Study 的幫助,而這其中的 gap 往往需要仰賴研究者去進一步校正,去盡可能地讓觀察性的資料逼近 RCT,那也就有從 Association 推論 Causation 的可能性。

又突然想到一事。

當你在某處抬頭,而我亦抬頭,我們便會望向同一片天空。


Reference

Milgram, S., Bickman, L., & Berkowitz, L. (1969). Note on the drawing power of crowds of different size.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, 13(2), 79.

作者: boboru

A NTU IM master student. I am interested in causal inference, statistics and machine learning. / boru0713@gmail.com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